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09 11:15] 安徽早稻总产达101.1万吨 面积总产均同比增加
- [2025-05-09 11:14]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
- [2025-05-09 10:52] 到这座博物馆,赏“千峰翠色”
- [2025-05-09 10:48]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
- [2025-05-09 10:37] 手机莫名遭遇“呼死你”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
- [2025-05-09 10:36] 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?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?一文Get
- [2025-05-09 10:11] “红”茶馆里话新春
- [2025-05-09 09:55] 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- [2025-05-09 09:51] 持续高温旱情对秋粮有何影响?如何确保秋粮丰收?
- [2025-05-09 09:50]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
- [2025-05-09 09:36]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|山东泰安: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
- [2025-05-09 09:27]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
- [2025-05-09 09:20] 乘客被自己车轧致死算不算第三者?保险公司应如何赔偿
- [2025-05-09 09:06]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
- [2025-05-09 09:05] “和东坡·交个朋友”宴集发布,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
- [2025-05-09 09:05]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
- [2025-05-09 09:02] 30万互助金变为1.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?
- [2025-05-09 08:43]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
- [2025-05-09 08:36] 聚焦“她”样精彩,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
- [2025-05-09 08:33] 国家药监局: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